Kit和Myriem 是近幾年遷入坪洲的新島民。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融入本地生活、展現島嶼點滴,成為坪洲島新與舊、本地與外界之間的橋樑。
「不一定方便就是好」
走進坪洲的「島民空間 Islanders Space」,店裡播放著輕柔的爵士音樂,後面的小院裡傳來吉他和鼓聲,Kit和Myriem四歲的女兒正拍著手鼓。一家三口正在試驗shop house以店為家的生活方式,這個空間既是書店,又是他們的家,也是工作場所。
Kit九年前從嘈雜深水埗唐九樓搬到坪洲,選擇這裡的理由是「是我想像中的那種小島生活,簡單,沒那麼多遊客,島上都是日常生活裡的店鋪。」Myriem來自法國,曾在越南胡志明市工作。五年前收到朋友邀請到坪洲旅居了3個月後,她便愛上了這個小島友好的鄰里氛圍、與山海相伴、沒有來往汽車的紛擾。在坪洲的生活也打破了Myriem對島嶼生活的恐懼——
「之前我很害怕住在島上,因為我覺得島嶼生活會是孤立和封閉的,每天重覆同樣的活動、見相同的人。但是在坪洲,會發現跟其他島嶼、跟香港(島)的聯繫非常緊密,因此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節奏去聯繫外界。」
Kit則是為了追求寧靜的離島生活搬到坪洲。剛搬進來的兩年裡,他每個星期只在坪洲住兩三天,逐漸習慣這裡的氛圍後,轉變成每個星期只有兩三日出去,主要的時間都在島上度過。「人的價值觀也會開始改變,融合了這裡的節奏」Kit說道,「頭一兩年,三日不出島,就會覺得好侷促,好似trap住咗。慢慢習慣之後,出去多過兩三日就要返翻上島。」改變也滲透在細微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船期」成為Kit日常生活中的關鍵詞,他要根據船期安排自己的日程。「朋友會經常問『你今日幾點船出來?』『幾點船』變成了大家互相問候的開場白。很多時候出島上島都要看船期。」看似不方便的出行方式,在Kit看來正是島嶼生活吸引他的地方——
「傳統上在城市追求完全方便的生活方式,來到(坪洲)就會發現不一定方便就是好,不是一定『快』就是好。」
島民空間裡邊常掛著一張船期表。攝:Sue Xie
新島民的「融合」
「融合」的另一方面,是Kit和Myriem逐漸感受到「自己是坪洲人」。因為與市區分隔,地理面積較小,坪洲發展出獨立而緊密的社群聯結。Kit發現與市區的公屋大廈不同,這裡的社區浸潤出濃厚的街坊鄰里關係,他們的生活也慢慢融合進這個聯繫緊密的社區網絡裡。
「一開始,人們開始跟你打招呼,簡短地交談,跟我們年齡相仿的人會來書店,你就會很自然地跟他們打招呼、開始聯繫。然後老一輩的人會開始認出你,然後就慢慢開始感覺被這裡的人接受、融入社區。」Myriem說。
「融合的過程經歷了不同的階段。一開始搬到坪洲的時候,你也可以搬到其他地方。但是當過了一段時間,當這個地方改變了你的時候,在某一個時期你就會開始覺得『我是坪洲人』,會覺得更難搬到其他地方。對我來說,這個時期是我們出版了『ISLANDERS島民』之後。」Kit说。為了出版這本地圖雜誌,Kit和Myriem花了大量時間和島上居民交流、調研,也更加了解這個社區。
Kit和Myriem在去年第一次參加了坪洲島的傳統民俗活動「禡行鄉」,對於融入坪洲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禡行鄉」是坪洲最盛大的傳統節慶活動之一,每年的七月廿一,島上的居民將天后像抬出天后廟繞島巡遊,浩浩蕩蕩的隊伍中有各色舞龍舞獅、紙紮彩燈相伴,寓意天后出巡,以祈消災解難、保佑社區平安。「禡行鄉」這類的傳統節慶是連繫島上各個團體和族群的重要紐帶,Myriem提到,不是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而是必須先參加本地的樂團或協會,顯示自己對這個活動有興趣,才能參加。「這是一個本地人的島嶼節日,當你參加了,會感覺身處一個島嶼大家庭。如果你只是在旁邊看,會覺得很棒;但當你在隊伍裡一起巡遊的時候,會是另一個層次。」Myriem說。
陸日小店、島民空間和《ISLANDERS島民》——進行中的島民生活實驗
搬進坪洲生活以來,Kit和Myriem一直在探究能為島民帶來什麼、提供什麼。一開始,Kit和朋友一起開了一家名為「陸日小店」的小店,賣一些古董物品。兩年前,他和太太一起出版了名為《ISLANDERS島民》的季刊,探索坪洲的公共空間。《ISLANDERS島民》是結合了地圖和雜誌的mapzine,攤開後是一張坪洲地圖,標示了島上的椅子、貓、植物等。Myriem運用到自己城市研究的工作背景,試圖用城市規劃的視角解釋坪洲島上隨處可見的塑膠椅子。
通過和不同的椅子使用者聊天,Myriem發現坪洲有一個自成體系的「椅子系統」:居民自发地把家裡棄置的椅子搬到島上的公共空間,人們可以自由地拿取,隨機放到心儀的位置坐下休息、聊天;有居民會主動擔負起管理的責任,提醒用過椅子的人把椅子放回原處。這些椅子成為坪洲島標誌性的象徵。「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這些獨立的小個體、沒有經過協調的行為,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Myriem認為,這並不是一種常見的社區模式:人們在他們的社區中等待幫助。而是每個人都出於分享的意圖,為自己的社區出一分力。「如果給予人們足夠的自由,他們會找到最好的方法去處理自己的問題。」當《ISLANDERS島民》出版後,許多居民感同身受,紛紛跟Kit和Myriem分享更多故事。
2020年4月出版第一期《Islanders 島民》,主題為「有機空間 Organic Space」,從散落坪洲各處的椅子看公共空間,第二期則從坪洲常見的木瓜探討永續農業。(圖片來源:islanders.space官方網站)
在出版《ISLANDERS島民》之後,Kit和Myriem建立了「島民空間 Islanders Space」,在書店的基礎上,發揮想像將這個空間轉變成各種各樣的場所。一開始他們嘗試過Home office形式的共享工作空間,發現島民們並不需要,又開始策劃音樂會、觀影會、工作坊等活動,加強島民和不同群體之間的聯繫。中秋節的時候,他們邀請了老手藝人開設紙紮工作坊,而紙紮工藝在坪洲有著悠久歷史,受到島民的熱烈響應;為一位香港大學建築學專業的學生策劃了一個展覽,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前來參觀。此外,還有繪畫工作坊,讓參與者畫下自己對坪洲的觀察;「採集聲音」工作坊,紀錄島上的聲音和當時的感受。通過開展這些活動,Myriem希望能為本地島民和新島民提供一個交流和認識更多島嶼文化的空間。
「我們仍然在試驗這個空間的功能,如何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何繼續保持這種(島嶼)文化。」
島民空間的門口貼著近期活動的海報。攝:Sam Wong
城市化之外的另一種「發展」的可能性
在坪洲居住後,Kit發現這裡有條「橫水渡」,一條連結坪洲、梅窩、芝麻灣和長洲四個離島的航線。渡輪每日載著島民在島嶼之間來回穿梭。這種跳島形式的生活,令他想起日本的瀨戶內海島嶼群的藝術祭,於是便萌發了舉辦香港本土「離島生活節」想法。
2021年,Kit和Myriem與另一位島民阿俊一起籌辦了第一屆「船到橋頭生活節」,以「離島生活」為主旨,召集了約四十組島內島外的農夫、街坊、音樂家、藝術家,在坪洲、梅窩、芝麻灣和長洲四個離島上舉辦了為期三日的活動,包括農莊體驗、島嶼導賞、音樂表演、放映會、工作坊等五十多項活動,展現離島獨特的環境、生活和文化,探討島與島之間的連繫、島嶼和城市之間的聯繫。通過生活節,Kit希望可以向不同的人和群體展現離島生活,傳達城市生活模式不是唯一、最好的。「生活節的出發點是如何令到大家可以認識、開發一種新的島嶼的生活。」
生活節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連繫更多人關注保護離島生活。在「明日大嶼」計劃的影響下,坪洲島及周邊環境可能發生劇變。「輪渡的航線、水污染、空氣污染、噪聲污染,還有漁民的生計,都會受到影響。」Myriem說,生活節希望可以引起人們的興趣,即使在香港這樣一個面積狹小的地區,也可以擁有多樣化的生活形態,而不是模板化的城市生活。「我們總是試圖在海邊建設,將海推到更遠的地方,但其實它對城市非常重要。」談起「明日大嶼」,「我們可能再也不能從這裡看到中環的景色了。」她略帶惋惜地說道。
未來可能不復存在的坪洲海景。攝:Sam Wong
Kit則認為「明日大嶼」正是體現了單一的現代化發展模式,想讓城市無處不在。「Islanders這個空間,這個生活節,就是想告訴人們除了城市化,我們還有另一種發展方式。」
Myriem透露,第二屆「船到橋頭生活節」正在籌辦中,將在今年10月的一連四個週末舉辦活動。這次他們將會更加聚焦於島嶼的本地生活,吸引更多當地島民參加。
Comentários